1936年,胡永根出生于新津县一个贫困家庭,1958年从成都空军技校毕业后,被分配到工厂做工人。当时虽然在工厂上班,但心里“很不安分”,总想找点买卖贴补家用。
1990年,在县城呆了近一年的胡永根,那时已经56岁的他,从拾破烂中看到了废品回收的商机。于是,胡永根向朋友借了500元作为本钱,买了一辆自行车,再在车后架了两个大竹筐开始走街串巷收购废品。
由于当时新津只有三四个人上门收购废品,半年后,胡永根的生意开始扩大。1991年初,胡永根在新津县五阳西路三号桥附近以一年5000元的价格租下三间简易平房,取名“华声商行”,开始定点收购废品。
定点收购后,不用每天外出的胡永根有了更多时间琢磨废品生意,这一比较,胡永根看到了废金属收购的巨大利润,他将生意的重心放到了废金属收购上。
胡永根的废金属生意并不是一凡风顺,1992年的几次打击几乎让他放弃生意。由于当时废旧金属回收属于特殊行业,利润可观却存在一定风险。有一次,胡永根购买了县电力公司处理的废旧电线,因此损失了几千元。
1993年初,胡永根的生意出现了第一次大转机,新津县国有重金属回收公司看中了胡永根的经销能力,让他挂靠公司经营,而当时废金属的利润上升到每吨3000元到4000元。
1993年底,胡永根盘点账目后,发现自己的资产已经达到数十万元。最令他开心的还是,他所挂靠的公司决定承包给私人,同时国家也放开了私人收购废旧金属的条件。
到1996年,华声商行的营业额达到1500万元,胡永根也积累了上百万元资金,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。
1999年,华声公司的销售量达到5000多万元。西南地区的金属废品回收竞争也异常激烈,胡永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主动出击省外市场。
1999年,华声公司与重庆商家谈成了一笔业务,从那以后,重庆商家加强了与华声的合作,华声公司从此打通了省外市场,华声公司销售量也开始蒸蒸日上。